当前位置: 首页 篮球 CBA

易建联NBA首秀拿到9分1抢断,是中国球员首秀表现最好的球员

来源:懂球帝 发布时间:2025-10-13 10:24:50

  北京时间10月13日,2005年11月2日,密尔沃基雄鹿队对阵夏洛特山猫队的比赛中,一位来自中国广东的18岁少年迎来了自己的NBA首秀。易建联,这个当时被国内媒体称为"下一个姚明"的年轻人,在17分钟的出场时间里5投4中,罚球2中1,高效拿下9分并贡献1次抢断和3个篮板。这个成绩创造了中国球员NBA首秀的得分纪录,至今仍未被打破。

  时光回溯到2002年10月31日,休斯顿火箭队对阵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比赛,22岁的姚明迎来了自己的NBA首秀。那场比赛姚明替补出场11分钟,1投0中,仅收获2个篮板和1次失误,得分栏上赫然写着"0"。这个略显尴尬的首秀与后来成为NBA全明星的姚明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两位中国篮球的旗帜性人物,用截然不同的首秀表现开启了各自的NBA征程。

  易建联的首秀表现堪称惊艳。首节还剩2分46秒时,他替换维拉纽瓦登场,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。第二节开始不久,易建联就在右侧底线接球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跳投命中,拿下NBA生涯首分。这个动作展现了他出色的投篮手感和灵活的脚步移动。随后的比赛中,他又多次命中中距离跳投,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度。雄鹿队最终以102-99战胜山猫队,易建联的出色表现成为赛后媒体关注的焦点。

  相比之下,姚明的首秀则充满挣扎。面对步行者队强悍的内线防守,年轻的姚明显得有些无所适从。他的第一次投篮尝试被杰梅因·奥尼尔封盖,随后在防守端也频频失位。时任火箭队主教练鲁迪·汤姆贾诺维奇赛后表示:"姚明需要时间适应NBA的节奏和对抗强度,这很正常。"事实证明,汤姆贾诺维奇的判断完全正确——经过约10场比赛的适应期后,姚明逐渐找到了状态,并在新秀赛季后半段打出了符合状元身份的表现。

  两位球员首秀差异的背后,是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和适应过程。易建联登陆NBA前已经在CBA广东宏远队效力五个赛季,并帮助球队三次夺得总冠军。2006-07赛季,他更是以场均24.8分11.4个篮板的表现荣膺常规赛MVP。这种职业联赛的历练让他具备了更成熟的技术和心理素质。而姚明虽然在CBA同样大杀四方,但作为状元秀,他承受着更大的外界压力和期待,加之NBA当时对中国球员的了解有限,姚明需要更多时间证明自己。

  

  从技术特点来看,易建联的首秀表现也反映了他的优势所在。身高2米13的他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和投篮手感,进攻范围可以延伸到三分线外,这种空间型四号位的打法在当时的NBA并不多见。而姚明则是传统的背筐型中锋,需要球队围绕他制定战术,这种打法在适应NBA的防守强度时需要更多时间调整。

  有趣的是,两位球员的首秀表现与他们后来的NBA生涯轨迹也形成了某种呼应。易建联虽然首秀惊艳,但受限于伤病和球队定位等因素,未能在NBA持续兑现潜力,五个赛季后选择回国。而姚明则在适应期后渐入佳境,成为火箭队核心并八次入选全明星,最终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。这种反差提醒我们,首秀表现固然重要,但球员的长期发展更取决于适应能力、职业态度和机遇把握。

  

  从历史角度看,易建联的9分首秀记录至今仍是中国球员的标杆。此后登陆NBA的周琦、王治郅、巴特尔等中国球员,首秀表现都未能超越这一成绩。2018年周琦在火箭队的首秀得到3分,王治郅2001年在小牛队的首秀得到6分,巴特尔2002年在掘金队的首秀则没有得分进账。这更凸显出易建联首秀表现的特殊意义。

  两位传奇人物的NBA首秀,也折射出中国篮球发展的不同阶段。姚明是开拓者,他用自己的成功为中国球员打开了NBA的大门;易建联则是受益者,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。如今回望这些历史时刻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篮球的进步,也能体会到职业体育的残酷与魅力——首秀只是起点,真正的较量在于如何走好之后的每一步。

  

  值得一提的是,易建联本人对首秀表现一直保持低调。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"这只是82场常规赛中的一场,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。"这种务实的态度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。而姚明也曾坦言,首秀的失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:"那场比赛后我告诉自己,要么努力适应,要么打包回家。"

  如今,随着易建联退役和姚明转型为中国篮协主席,两位传奇球员的NBA故事已经成为中国篮球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那个18岁少年在密尔沃基初露锋芒的夜晚,以及22岁状元在休斯顿艰难起步的时刻,都将作为中国篮球走向世界的珍贵记忆被永远铭记。它们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长,更见证了一个国家篮球梦想的绽放。

相关直播

热门视频

更多 >>

相关资讯

相关录像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